当前位置:明润小说>历史军事>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481章 板垣征四郎之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1章 板垣征四郎之死(2 / 2)

日本人在法国人措手不及下,攻入越南。法国人的快速投降,让英国人很不爽。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此时他们也顾不得接收,加上还有着盟友的关系,也拉不下脸来接收,这使得还没有加入任何同盟的日本人的行为被放纵了。

美国人更是早有准备,要让日本人耍大刀。

于是在一片扯皮声中,日本人一直推进到了舰港一带。但这个时候,德国人和法国一起出面了,另外英国人也不希望日本人继续南下,威胁到临近的英国殖民地。在众人的一致要求下,本来也是心存试探的日本人立即停止了南攻,在舰港附近和法国人对峙着。

攻击虽然停止了,但日本人的野心被点燃了,这一次越南的劫掠虽然少了华人积累的财富,但也是大捞了一把,使得紧张的财政松了口气。尤其是越南的粮食缓解了国内的紧张情绪。

更关键的是,这一次的攻击,让日本人摸清了英法等国家的虚实,这更让他们坚定了南下抢劫之路的前途。

此时华夏的日军已经陷入了困顿。

华北等地自然不需要说了,这一段时间先锋军不攻出来,就让他们很庆幸了。先锋军一直在招兵,练兵。所积蓄的力量越是沉默,越是让人心惊。欧战已经爆发,日本派去欧洲战场的军事观察团传回了一致的观点,欧洲人的军事实力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诸如英美等国陆军的水平和装备,连先锋军都不如。言下之意,就是日本人对比他们也不会很差。这让他们饱受***的自信心才稍微膨胀了些。

这也是引发他们南下野心的一个原因。

但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对先锋军更加重视了。看到了德国人的坦克突击后,他们对于他们修筑的工事防线自信心不再强烈。马奇诺都被轻松突破,更不用说他们这些简易版了。为此,他们只能重兵把守,加大防守力度。不仅仅苏北和安徽地区的防守加强了,即使是东北地区,关东军的防守方向也多了一个。

加上日军在越南的行动,在珠江下游地区的扩张,这使得日军兵力不足的情况愈发的突出,只能大肆的征兵。

日军在华夏的连连败北,使得那些青年们的参军热情急剧下降。即使是有不少人被***洗的有些半残,但生死的选择和战争红利的缺失,还是使得很多人在履行兵役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荣誉感。

这个时候,板垣征四郎他们千里逃亡,尽显悲壮的故事被人们深有切切然的传扬了出去。日本军部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进行了大肆的渲染。这群溃兵就成了他们各类宣传中数千里转进的英雄了。

英雄都是在逆境中,转折命运的人。而这些鬼子的遭遇在经过了日本军部的加工后,也引起了不少日本人的共鸣和追捧。

但当他们又在桐柏山被包围住后,“英雄”的步伐也似乎迈不动了。

看似先锋军也暂时对这些鬼子没办法,但板垣征四郎却知道背后隐藏的杀机。

先锋军把鬼子围在这里一点点的把他们耗死,最后绝对能让士气低沉到最低谷。“英雄”最怕消磨了。不仅仅是消磨掉他们的意志后,就连鬼子创造出的英雄神话也将被磨去金光,显露原型。

而这2万多鬼子被围在这里,那日本大本营就不能说不管。但怎么管?除了先锋军在桐柏山周围密布工事外,就连到达桐柏山的路上,北边是先锋军的56军在扼守,他们的阵地,鬼子已经试过了,冲不动。南边虽然中央军的实力稍弱,但那里中央军的阵地却连成了一片。

中央军中即使想坐看先锋军和鬼子厮杀,也不成了。他们要在先锋军后边当盾牌,鬼子的援军首先要踏过他们的防线,才能过去救援那些被围困的鬼子。

即使他们想放水都不敢,鬼子一旦冲过了他们的防线,首先踏入的肯定是武汉。

于是中央军也不敢马虎大意。

这样就把日军吊在武汉附近,进,进不得,退,退不得。

从武汉到上海这长长的一段,看似有长江之便利,但这条补给线并不算安全。除了先锋军的飞机经常骚扰一下江上的鬼子船只外,长江两边的荒山野岭中也时不时冒出一阵炮击,有时候还会在水中飘过一两颗水雷。日本人此时维持这条黄金水线的运转已经不容易了,哪里还有精力再向前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