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明润小说>历史军事>帝国霸主> 417东线的战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17东线的战备(2 / 2)

德国在元首的带领下,开始建造世界上最多的高速公路,然后未来,这上面计划会跑满甲壳虫汽车!

戈培尔在那个时代拼命的宣传,把高速公路还有汽车当成了国家现代化的象征。这样的宣传使人信服,也证明了第三帝国的强大。

李乐当然也在拼命的扩大汽车生产,实际上他也只能依靠这个办法,来扩大针对苏联的攻击规模。

在获得了额外燃油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利比亚发现了油田的基础上,建造更多的汽车,来填补未来入侵苏联的时候,所要依赖的运输补给需求。

从德国陆军的观点来看,特别是从负责补给与运输的有关部门的观点来看,这种事态是既可喜,又可虑的。

可惜的是,德国陆军似乎根本就不可能停止对汽车的需求。永无止境的扩编,让产能无论扩大多少,都仿佛根本没有效果。

每个月为陆军提供1000辆新的汽车,也只能替换掉淘汰的老式汽车。报废损毁还有等待维修的汽车数量,在基数庞大的基础上,多到让人咂舌。

20万辆陆军使用的汽车里,设想其中有百分之二十处于维修护理或者故障状态那就等于说有4万辆汽车是无法使用的。

那把20万辆这个基数扩大到40万辆的时候,就代表有8万辆汽车无法立刻使用或者面临淘汰更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二十一世纪每年汽车厂商都能卖出上百万辆汽车市场却几乎永远不会饱和。

因为在全球汽车庞大的保有量面前,生产出来的新车只是替换报废车辆罢了,甚至大多数地区,汽车的总数都没有增加……

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德国生产的汽车是过去半年生产汽车数量的总和,可依旧还是没有让陆军的汽车保有量提高多少。

更多的汽车意味着更多的油料消耗,还有更多的橡胶消耗。这些都是德国没有办法生产的,后续补充困难重重。

原本在这方面,希特勒是一个在专业领域并没有任何主观判断的门外汉,可现在接替了他的李乐,明显要懂得许多。

他在未来信息爆炸的年代,早就无数次的总结了元首的失败,究竟存在哪些可以避免的缺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