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明润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尚公主开始> 26、榆林军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榆林军歌(1 / 2)

看着面前两个惶惶不安的人,朱标震惊了。展开手中的信,傅忠那说不上什么字体的文字落入眼中。</p>

“......幸与不幸,皆木已成舟。前太医院令尚有可恕之处,遑论朱氏父子。今朱丹溪之孙朱睿,已尽得乃祖精髓,两针用法,当世无人能及,可着他戴罪立功,为您行针,忠不敢说有十成把握,但其中机遇,亦属不易。......“</p>

朱标苦笑,傅忠视我为何人,岂不念朱氏父子当年医术没有大成,就看在你为我的身体,不避风险,不惧艰辛,我又何必翻起十几年前旧案,错失大贤的诊治。</p>

他和蔼说道:”两位请起,当年之事,不怪你们。孤家对令尊的高风亮节,钦佩不已。只是元乃异族,非我汉人正统,否则,就是给老人家旌表,亦无不可。“</p>

朱睿年轻,不知世道艰险,以为这是正常情况。</p>

朱掌柜却彻底放下心来,看来傅忠所说,并无大话,果然信件一到,销案不是难事。</p>

他再叩了一个头,说道:”感激太子爷的宽容,我父子结草衔环,难报万一。您的病虽不是由我而起,我实在难脱干系,还是尽早行针,耽误不得。“</p>

这是天大的事,朱标也知轻重。在朱元璋与马凤英的注目之下,朱睿大展神通,施开一百三十五针烧山火和透心凉,或深或浅,或正或斜,或轻或重,插满了患者的全身,针头在光照下熠熠闪光。</p>

旁观的有数太医,目瞪口呆,见识了失传已久、闻名天下的神针。</p>

朱标犹如经过了冰火两重天,一会儿像是寒冰笼罩,一会儿又像沸水蒸腾,面部由黑转青,由青转紫,由紫转红,反反复复,共生九变。</p>

收完最后一根针,朱睿对天拱手,深施一礼,吐音如同金石,”感激上苍赐针。“这是他们这行的规矩。</p>

据后来的太医们绘神绘色描述,“其时天色大变,风云激荡,空中隐隐传来龙吟。”</p>

这就有些牵强了,秋风吹过,什么声音不会产生。</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