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明润小说>历史军事>后汉长夜> 200、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控的四年(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0、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控的四年(二)(2 / 2)

但由于本朝自认与前朝一脉相承,而前朝诸帝陵又尽在关中,因而保护关中的安全就变得跟保护雒阳一样重要了。可关中毕竟不是雒阳,不能像雒阳一样聚天下之财以供养之,因此,张温此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在不开口向汉帝要钱的前提之下,填补因中平二年的大败而变得千疮百孔的三辅防线。</p>

“太尉勿忧,某有一计,既可保关中不失,又能不花钱。”陶谦读懂了张温的心思,便在一次例会后留了下来,单独向张温进言。</p>

张温大喜,急急问道:“恭祖有何良策?”</p>

“太尉,如果征调各州郡兵前来助战,则务必劳动陛下,且费用颇巨,无论是对太尉还是对大汉,都极为不利。但如果太尉征调的是乌桓的兵马呢?”</p>

张温眉毛一挑:“乌桓的兵马?”</p>

“正是,依谦之见,征调乌桓兵马,其利有三。其一,乌桓多居于燕山,其山势与陇山相若,故而乌桓人极善于山地作战。这是征调乌桓的第一个优势。其二,乌桓人上马为军下马为民,不像各州郡征来的壮丁,需要教习战阵才能作战。这是征调乌桓的第二个优势。其三,乌桓者,异族也。根据先帝的遗制,征调</p>

(本章未完,请翻页)</p>

他们无需调拨军饷、粮草,仅需分给他们一些廉价的战利品就可以了。这是征调乌桓的第三个优势。”</p>

张温大喜过望:“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就这么办。不知依恭祖只见,需要多少乌桓人,才能守住三辅?”</p>

“五千骑。”陶谦竖起五只手指,“若要进攻,便需更多,若是防守,五千足以。”</p>

张温心道:平了边章、北宫伯玉,那皇帝就该削某了,所以边章必须留着。于是他笑嘻嘻地点点头:“好,某这就拟军书,征调五千辽西乌桓。”</p>

按照汉代的制度,调动异族军队作战时,除了异族的王或者大人要亲自率军外,还要有一位受到汉帝信任的汉人官僚来当大军的主将。但此时,汉帝全副心思都在万金堂以及“夜舒荷”上,因此任命主将的权力,便被太尉张温所掌握。但到底该由谁来担任这支军队的主将,张温并没有一个确切的人选,因此他决定先看看幽州那边的“反应”。</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