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明润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威宁侯> 19、有情有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有情有义(2 / 2)

“大人说的极是,下官也是这样认为。”杨推官道,“下官审问那个带剑的书生,是广西人,还是秀才,进京准备明年应试的。非故意为之,那么问题就来了,死者是谁,生前接触了哪些人,下官几乎把南京府的捕快、快手都调动了,两天下来还是毫无收获。”</p>

李大人气道:“真是一群废物。”</p>

杨推官闻言尴尬,可是骂也没有用。这时候的审案,简单粗暴,就是大刑伺候。冤假错案多不胜数,破案的手段极其有限,就算大宋的第一本法医学着作《洗冤集录》,也是漏洞百出,何况还是讲政绩官僚的明朝。</p>

唯一破案有效率的,就是锦衣卫。还别说,人家家里有几房小妾有几个私生子,都摸得一清二楚。</p>

问题是,以李老爷的脾性,才不会让给锦衣卫去折腾呢,他历来痛恨锦衣卫,这不是打他脸吗?</p>

杨推官苦道:“大人,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可是,实在有些难处。”</p>

李大人生气道:“有什么难处?”</p>

杨推官倒苦水:“大人,您又不是不知道,再过一个月就是秋闱了,现在士子云集,怎么查?把南京府封起来?那还不天翻地覆,士子闹起来,你我被陛下责骂不要紧,就是不知道你我官帽保不保得住。若是不封,到处都是生面恐,今日查完明日又去,岂不也是民怨沸腾。”</p>

李时勉也想到了其中关键,就方才杨推官说的,死者外地人,得一一盘问南京府的人有没有认识他的,谁接触过他,可是这样做,必然三番折腾百姓,秋闱三年一试,误了他们考试,自己岂不是千古罪人,可是不查又。李时勉大人眉头微锁,捻着胡须沉吟不语。</p>

“兴德,你是想?”李时勉惊道,突然想起了杨推官抓了人不问不审的原因。</p>

杨推官心一横:“大人,为今之计,只有罪犯一死,再无对证。”</p>

李时勉声色俱厉喝道:“断断不可。”</p>

杨推官冷笑:“大人,以一人之命换南京府太平,你我破案,无责反而有功,士子考试,鱼跃龙门。何况罪犯已然shā rén,何冤之有。难道大人想继续追查下去,闹个京城鸡犬不宁,百姓不安,陛下震怒,方才安心?”</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