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明润小说>都市言情>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233章 谈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谈判(1 / 2)

;;;;“你有毛病啊,说不喜欢干嘛呀?就算心里不喜欢,也别说出来,多尴尬呀!”

;;;;发布会一结束,小胖就虎着脸道。

;;;;奈安也是一脸发愁道:“冰冰说的对,李唐,你今天是怎么了?”

;;;;其实李唐此时心里也隐隐有些后悔,毕竟在圈子里混,讲究的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相互吹捧相互提高。他这么一说,等于是跟程果撕破脸了。

;;;;弄不好周讯也会为此受到牵连,毕竟电影摆着这儿,就算内地不能上映,现在盗版影碟这么猖獗,总会有人看到,看得明白电影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就不好说了……

;;;;也许有人还会把他今天的话大做文章。

;;;;可话都已经说出去了,没见那么港媒的记者听到他这句话如获至宝,还一个劲儿的追问,幸亏奈安跟现场主持人打了声招呼,不回答跟电影《第三个人》无关的问题。

;;;;李唐摇摇头,懊悔道:“也是一时冲动吧,就脱口而出了。”

;;;;“算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有争议也是一件好事,等电影在香港上映的的时候还能引来不少关注。”奈安最终还是安慰道。

;;;;没错,她这段时间还在运作《第三个人》在香港上映的事宜。《苏州河》当初内地被禁后,最终在香港上映,虽说票房不太理想,但多多少少还是能赚点。而且程果当初就是看了《苏州河》后才一眼相中了周讯。

;;;;奈安觉得或许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让李唐在香港打开局面。毕竟这年头内地演员都以能踏足港圈为荣。

;;;;但现在李唐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公然批评程果的电影,等于是自己掐断了为了去香港发展的路,毕竟港圈是出了名的抱团。而且他们肯定知道李唐为什么会批评,批评什么,然后就是价值观不合。

;;;;《第三个人》的首映没有红毯,也没有电影节主席来捧场,一方面是囊中羞涩,一方面是电影本身的定位所决定的,毕竟入围的次一级的竞赛单元。

;;;;至于能够被安排一个能容纳近五百人的中型放映厅那是奈安公关的结果。

;;;;好在《第三个人》主打悬疑概念倒是吸引了不少影迷,毕竟看多了那些所谓文艺味很足的艺术片容易引起生理上的不适,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

;;;;电影未开始放映,放映厅里基本上已经坐满了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观众,这让李唐和奈安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在李唐看来能够吸引观众的同时,自然也能吸引片商的关注,毕竟到目前为止一分钱都还没进账呢。

;;;;而对于奈安来说,她搭人情弄了个大厅,如果首映是空荡荡的放映厅里只有小猫两三只的话,真的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同时可能也就没有下次了。

;;;;“胡伯尔先生!”

;;;;突然曾佳看到一个白头发的“老头”赶紧迎上去。

;;;;“真没想到您能来。”

;;;;“老头”也操着一口明显带有德国口音的英语跟曾佳笑呵呵地聊了两句。

;;;;“李哥,这位是德国AG公司的胡伯尔先生。”

;;;;走近一看,这位胡伯尔先生其实年纪并不大,只是一头白发让人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个“老头”。

;;;;“胡伯尔先生,这位是本片的制片人兼主演李唐先生。”

;;;;曾佳用并不流利的英语跟两人介绍了一下。

;;;;通过这几天在电影交易市场的锻炼,她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胡伯尔先生,很荣幸认识您!”

;;;;虽然李唐没听说过什么AG公司,但这位是片商无疑。既然是片商,那么就是潜在的客户,李唐连忙笑脸相迎,同时再次卖弄起他的外语水平,直接用德语向对方问好。

;;;;李唐不知道AG公司,不等于奈安不知道。刚刚听到曾佳介绍的时候,奈安就不免眼睛一亮。

;;;;虽然德国最大的艺术院线是著名的“军火库”影院,但总部位于汉堡的AG院线同样不容小觑,据说这家公司仅在德国就拥有近两百家艺术影院。其规模仅次于被誉为德国文化骄傲的“军火库”。

;;;;她不由小声问曾佳道:“你怎么认识这位胡伯尔先生的?”

;;;;曾佳道:“就是在电影交易市场啊,我见他看了好几遍预告片,就跟他多聊了几句,他还给了我一张名片,还说首映会来看。我以为是客气话呢,没想到真的来了。”

;;;;奈安心里一动,忙又问道:“你这段时间在交易市场一共收到多少张名片?”

;;;;曾佳想了想道:“不多,也就十几张吧。”

;;;;“那名片和脸对得上号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