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明润小说>玄幻魔法>三国之云动乾坤> 第三十八章 翻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翻脸(1 / 2)

任岐对汉室尚存忠诚.他在天下诸侯起兵共讨董卓时便曾劝谏刘焉起兵响应.奈何刘焉本有称帝之意.自然不可能答应. </p>

任岐看出刘焉的狼子野心.对其早有不满.若非这世有向云入川.恐怕已如同历史上一般起兵攻打刘焉了.好在向云的出现.让任岐放弃了原本起兵的想法. </p>

所以在向云入川时.任岐便利用出使的机会.暗中与向云商定.若是刘焉今后有称帝的行为.必定帮助向云击败刘焉. </p>

此次刘焉决定投降董卓.虽不是称帝.但在任岐眼中两者沒有任何区别.于是便将刘焉意欲投降的消息泄露了出去.并暗中与征西军接触.有意破坏董卓入川的计划. </p>

还记得向云的底牌么.沒错.其实任岐便是向云的底牌.一颗安插在刘焉身边的钉子. </p>

可别小看了这颗钉子.任岐早在刘焉入川之前便是键为太守.属于典型的本土豪强家族.加上曾与贾龙击败过马相.在刘焉麾下亦是重要臣子.在益州本土非常有影响力.若能策反.不仅能起到带头作用.关键时刻.亦可起到大用. </p>

试想一下.若是向云在出兵攻打绵竹时.若有任岐从内接应.那情况.会是若何. </p>

陈文与任岐的交流一直持续到深夜.任岐既然早对刘焉的野心不满.两方的接触自然沒有太过麻烦.双方一拍即合.任岐当场答应.一定会全力配合征西军战略. </p>

期间任岐还告诉陈文.在刘焉麾下有很大部分官员不满刘焉举动.已存二心.倘若征西军能将其拉弄过來.必定能增大此次计划胜算.为此.任岐还列出一份名单.交给了陈文. </p>

对此.陈文自是大喜.当即向任岐表达了谢意. </p>

唯一遗憾的是.刘焉这老头如今已是惊弓之鸟.谁也不相信.即便任岐明为兵曹从事.其实也沒有多大实权.根本无法调动兵力.不然.夺下绵竹就更容易了. </p>

与任岐达成协议.陈文亦是任务完成.告辞任岐后.便趁着夜色暗中回到了驿馆.在沒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又换回了那个假陈文. </p>

接下來两日.陈文每天都会去拜见刘焉.毫无意外.每次接待陈文的官员都会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见.陈文面露急色.心中却是乐开了花.而后每晚都会利用假‘陈文’混淆探子们的视线.本尊则趁夜色.暗中拜会了任岐给出的那些对刘焉不满的官员. </p>

值得一说的是.为了成功内通.任岐后來还收集了一些官员做了见不得人的罪证.并交给了陈文. </p>

如此便简单多了.利诱、恐吓、蒙骗.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为此导致陈文与绵竹不少官员暗中达成内通.他们纷纷表示.若征西军攻來时.愿意配合征西军.躲下城池. </p>

别看他们现在都沒有兵权.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他们也是本土豪强.虽然沒了兵权.但从家族私兵中挤出一些还是沒有问題的.到时征西军攻來.便可來个里应外合.一举攻下绵竹. </p>

就这样.又过了三天.也不知是刘焉觉得时机已到.还是怕陈文耐心磨光.总之无论刘焉是如何想的.反正是在陈文到达绵竹第三日.陈文终于见到刘焉. </p>

刘焉是在州牧府接见陈文的.当时.刘焉麾下所有官员尽数在场. </p>

一接见陈文.刘焉便当着众文武及陈文的面.狠狠将向云痛骂了一顿 .什么狼子野心、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等等... </p>

总之怎么难听怎么骂.完后竟还违心的夸赞了一番当朝太师董卓.言其文成武德、兵精将勇.乃大汉忠诚什么的.刘焉说得那叫一个大气凌然.并当众表示.决意归顺董卓.并助董卓匡扶汉室.一扫**.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云云. </p>

如此一來.刘焉算是彻底将向云得罪死了.别觉得刘焉这么做是吃饱撑的.其实刘焉此般作态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p>

首先.刘焉明白.他已经老了.雄心尽失.如今董卓与向云相争.无异于虎狼之争.无论胜负.他的地盘、兵力不过是二人的猎物、战利品罢了. </p>

无论双方胜负如何.他都只有被分割的命运.与其等二人分出胜负被分.还不如早日选一个投诚.二者之间.董卓手握刘焉命根.刘焉沒得选择.自然选择董卓了. </p>

当然.别说董卓掌握了刘焉三个儿子的性命.就算是沒有.董卓拥兵十万余众.武有吕布、华雄之勇.文有李儒之谋.二者间.董卓实力无疑比向云强大太多.所以.刘焉最终选择董卓. </p>

既然有了这个决定.早投晚投都得投.刘焉可不想等到董卓击败向云再投诚.那样只会显得他是被逼投降.给董卓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他沒诚意.甚至会成为董卓拿他开刀的借口. </p>

于是刘焉早早便宣布了投诚的决定.此次公开辱骂向云之举.无疑是刘焉演的一出戏.作用不仅是在对向云宣战.亦是投名状.向董卓表明了他的态度. </p>

刘焉相信.经过这么一出.他和向云已经彻底沒有了缓和的余地.虽然无可奈何.但也可让董卓彻底对他放下戒心.全力对付向云.雪中送炭总要比锦上添花來的实在. </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