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明润小说>历史军事>从长平之战开始> 第621章秦军回援赵军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1章秦军回援赵军撤(2 / 2)

;;;;终于,在赵军斥候严密的监视下,蒙骜所率的秦国骑兵大军一路向西,经过数个时辰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宜阳城。

;;;;抬头看去,这城是真的小啊!

;;;;别说跟周朝都城洛城,或是秦国的咸阳相比了,就算是跟秦国的故都城栎阳相比,也是相去甚远。

;;;;低矮的城墙不足两丈高,战时甚至都用不到云梯,就这样的城墙还有好几处的缺口。

;;;;周长尚不足二里地的小城,纵马狂奔,甚至用不了一刻钟的时间。四面围困,甚至都用不到十万大军。自己五万大军开路其中,甚至就已经把整个小城给占满了。

;;;;更别说这样的一座小城里,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已经逃走了,物资、粮草等物势必急缺得很。

;;;;看着眼前的宜阳城,蒙骜也终于知道他即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困境。

;;;;即便如此,蒙骜还是毫不犹豫地下令全军开入。

;;;;「命令全军,除一万前军驻守城外以防不测外,其余之人立即开始加固、整修城墙。」意识到情况不妙的蒙骜随即下令道。

;;;;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赵军,他和他的秦军必须尽快地做好一切的准备,哪怕只是微不足道地加固城墙。

;;;;当然区区几个时辰,想要把这宜阳城的城墙铸成如同咸阳一般的宏伟那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把那些缺口给全都堵上。

;;;;秦军的战士们显然也意识到,他们极有可能要驻守在这座城池之中,面对破破烂烂的城池,历经血战的他们更明白,一道坚固的城墙对于守军而言会是怎样的宝贵。

;;;;当即没有二话,听从着校尉的命令,放下手中的兵刃,脱下身上的铠甲,就开始整修起宜阳城的城墙了。

;;;;又经过数个时辰的努力,这破败的小城,竟然在秦军的整修之下,变得有些生机了起来。只是,这小城的固有属性,比如大小问题,却不是秦军短时间内能够改善的。

;;;;赶到宜阳城下的王龁,看着这座小城,心中也是长叹。显然,这城比他想象之中还要更小、更脆弱一些。

;;;;只是,事到如今,他和秦军也再别无选择。

;;;;随即王龁便当着蒙骜的面唤来了军需官,道:「将一半的粮秣留给蒙骜,还有箭矢、火油,能搬多少就给多少。」

;;;;给蒙骜提供充足的粮秣和军械,这是王龁唯一能做的了。.z.

;;;;稍事休整了不到半个时辰,王龁随即带着剩下的秦军匆匆离开了宜阳,顺着洛水而西,直插河东地区。

;;;;小城之中,只剩下蒙骜带着四万步卒,仍在一刻不停地加固着城楼。

;;;;而终于得到秦军全员西去消息的李牧,也是终于放下了心,看着已经渐渐

;;;;亮起来的天幕,李牧果断下达了大军轮流休息的命令。

;;;;虽然秦军并没有跟预想中的那般直接全员西去回援函谷,而是在周王畿的西南角的不起眼的角落了放下了一颗钉子。

;;;;李牧当然也能理解秦军的不甘,也明白秦军将领的良苦用心:留下的这座城池,作为这次东出作战的战果,还可以作为来年秦军东出的桥头堡。

;;;;只是,区区五万兵力,是真的不被李牧看在眼中。

;;;;别说如今的周王畿地区赵军有着足足二十三万大军,仅仅是李牧手里的十三万大军,就足以将这区区五万秦军给围死在那小城之中。

;;;;用不了旬月之期,李牧就有把握攻破那座小城。

;;;;毕竟,那小城可没有多么厚实的城墙。

;;;;但,李牧却还是选择了按兵不动。原因很简单,宜阳就算是给了秦军也翻不起什么浪花,确保秦军主力撤离,才是如今的重中之重。

;;;;要是因为贪图这区区五万秦军,而引起秦国的反扑,赵国才是真的划不来呢!

;;;;自然,与此同时,李牧也将秦军西去和宜阳被占的消息向邯郸的赵括,以及轵城之中的廉颇将军进行报告。

;;;;报告给赵括自然不言而喻,打不打宜阳、怎么打宜阳,以及周王畿之地的善后工作,都需要赵括的指示。

;;;;至于报告给轵城中的廉颇,一方面是对战役总指挥廉颇同志的尊重,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廉颇按照既定的计划派出军队接收周王畿的地盘。

;;;;鏖战数月,轵城中的军队,显然比自己的部队,更有资格去接收这些城池,去感受这份荣誉。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为最靠近秦军的洛城,李牧所部还需要继续监视秦军。

;;;;而与此同时,数只飞鸽也是从洛城飞起来,直直地就向着函谷关的方向飞去。

;;;;不待秦军撤回到河西郡内,进攻函谷的李牧所部,便已经消失在了函谷关外的山林之中。目标既然已经达到,自然就是撤了。

;;;;就这样,整个洛城—轵城—函谷会战,终于随着秦军的回援,赵军的后撤而告一段落。

;;;;只是,战后的秩序恢复,却是成了另一件令人头疼的问题。

;;;;尤其在秦军还在宜阳插上了一脚,就更显得要命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