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明润小说>历史军事>1911再造中华> 第247章 军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7章 军衔(2 / 2)

非常有原则的李大将军对这种走后门的行为没有半点好脸色,来者通通送上一门热气腾腾的闭门羹。

当然,他试图拉点投资的企图也落空了。如果他想建个纱厂、面粉厂咐的,估计会有不少人投资的,但是他要搞的不是炼钢厂就是铁路,最不济也是码头,都是投资大回报慢的项目,有人给他投钱才叫见鬼了。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p>

最终,李大将军也泄了气,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回淮安去了。

按说回到淮安后就是新官上任,但是新鲜出炉的李大将军并没有这样做。他在徐州那边的势力还没有稳固下来,徐州豪强仍有不少余孽潜伏在暗中伺机报复,贸贸然跑到徐州去上任,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仍然留在淮安,监督淮安、盐城、宿豫等地的秋收和冬种,同时开始捣鼓军衔制度。

军衔制度由来已久,几乎是从第一支职业军队诞生开始,军衔制度就诞生了。不过真正完善的军衔制度,还得等到战国时期才有。战国初期,吴起组建稳武卒,首次创立了完善的士官选拔制度和赏罚体制,还有部队训练操典,使得魏武座成了战国初期最为可怕的劲旅,灭中山、破齐国、破楚国、暴打秦国、压得赵国透不过气来……当真是战功赫赫。后来的秦国也是效仿魏国,并且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军衔制度,打造出一支更加强悍的钢铁之师,横扫六合。纵观历史,每一支铁军劲都会有一套完善的军衔制度,拿得整个指挥体系十分流畅,千军万马浑然一体,如果军衔制度混乱,赏罚不明,指挥不畅,那想打胜仗都难了。

明朝中后期那支靠家丁撑场子,靠临时征发农民去凑数的弱鸡军队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思明自然不会不知道军衔制度的重要性,只是一来没必要,二来没时间,所以一直没有搞。现在距离辛亥革命只剩下一年了,是时候让他的部队正规化了。

军衔制度绝不是制订几套制服,几块肩章领章那么简单,选拔和晋升的标准、每一级军官的权力与责任、整套指挥体系如何运行……这些都是相当复杂的,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来的。好在过去两年李思明一有空闲就会忙着搞这个,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用不着从头搞起,不然他的头发不得全掉光。

他制订的军衔制度基本上是**制:

士兵从新兵营出来之后就是下士,一年军龄的升中士,两年升上士,如果有突出表现,比如说立了功,可以不受此限制,比如说如果立了个二等功,下士直接升上士都不成问题;

上士上面就是准尉。升到准尉就有资格进尉官学校接受专门的军事教育,学习如何管理、指挥好连排部队了。从尉官学校出来之后,准尉将晋升为少尉,担任排长之职。然后是中尉,连长,再往上就是上尉,营部参谋,在担任营部参谋期间表现优秀的,恭喜,可以晋升少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